9月17日19时,大连大学教授孙惠欣应邀做了题为“教师语言艺术”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方式,旨在讲授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职业口语的基本要求,以及教师职业口语的艺术技巧等。本次讲座由我院郭建玲副院长主持。
孙惠欣老师指出,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如若不能用准确的语言,使得学生们能够瞬间清晰地明白,这样的“不理解”久而久之会越来越多,造成教师的教学困扰。由此,孙惠欣老师将教师口语的特征分为三点: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的结合、单项表述语言与双向交流语言的结合、预设语言与应变语言的结合。
对于教师而言,在将口语语体与书面语体结合的时候,理应遵循准确简洁、鲜明生动、表达过程合理调控以及综合运用的原则。教师语言的规范性体现在其有声的行为和无形的楷模,其间的语音、遣词和造句都很重要。孙惠欣老师在此强调了说标准普通话的重要性,这也是将书面语言富有情调地进行口语转换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教师理应关注一些易出错的发音问题,即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读错的现象。
教师能够拥有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就可以及时获取学生的课堂反馈,并且能够使得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内容进行更为深入地思考。作为教师,其职业口语的基本要求就是“规范性、教育性、启发性、应变性、接受性”,做好这五点才能算是个拥有合格教学能力的教师。
本次线上讲座,孙惠欣老师借助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通过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讲述了掌握教师职业口语的关键。语言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教师而言更是教学中的有力教具。通过本次讲座,国际学子深刻地领悟到,合理、有效运用语言,才能真正将语言的魅力散发,并纷纷表示将不断学习教师语言艺术,利用语言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编辑:何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