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底,褚晓琪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从浙师到复旦,将“家国情怀”铭记于心,将“快乐学习”奉为宗旨,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之所愿。


       褚晓琪,我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平均绩点4.14,专业排名第一。曾担任汉教182班长和“砺言思语”语言学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夏令营期间,分别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先录取资格和北京语言大学拟录取资格。现已成功保研至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学习本来就不是什么很累的事情,学习应该是很快乐的。”褚晓琪认为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而且这种快乐应当是自己主动赋予的。之所以能拥有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她谈到了自己的高中校长——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我很幸运,高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家国情怀扎根在我心中。所以从大一起我就明白: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兴趣是好老师,但不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的内心驱动力应该是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感。那么,既然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我们何不享受其中呢?” 她认为,不用“跳出舒适区”,而应该“扩大舒适区”,不用“先苦后甜”,但我们可以把“苦”变成“甜”,这种对传统观念的创新,是她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之道。


收到复旦模拟录取



“打好基础”——她的秘密武器

   

  “务必夯实专业课基础。”当被问及保研的关键之处时,褚晓琪如是回答,基础是一切上层建筑的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考试这件事,褚晓琪强调功夫在平时。“我觉得学习的知识分为理解型知识和记忆型知识,而高效的记忆也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此外,她还明确了“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考试不是学习的目标,而是诊断、完善你现有知识体系的一种手段。”她指出,以考试为目标而学习的人,往往只关注问题的答案,而学习中最应该重视的,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否认,临考前的机械记忆有时确实有一定的提分作用,但是这种本末倒置的做**让我们在考试中处于被动地位,从而造成考前焦虑。褚晓琪坦言,“这不符合我‘快乐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夯实基础之外,拓展学习对于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我的导师胡德明老师是我思维的开发者。”每当褚晓琪有新的想法时,总会在课后与胡老师探讨。在这过程中,胡老师总会引导她深入思考,帮助她打开思维、启明心智。此外,她还积极关注语言学相关的各类讲座和会议,课余时间也会在B站、学习通等平台上观看名家讲座,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最终,褚晓琪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获得了推免名额。


       大一大二学习了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后,褚晓琪发觉自己对于语言学有浓厚的兴趣,以语言学为方向进行深造的想法悄然而生。于是她参加了李艳芝老师的“砺言思语”语言学创新工作室。她提到,在推免考试中,老师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外积累十分重视。“李艳芝老师开办的读书会很有意义,这也是我的‘快乐源泉’之一,我很享受这种观点争鸣的讨论氛围。”在读书会上,褚晓琪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锻炼了科学思维能力、文献阅读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还结交了许多良师益友,对她的保研之路大有裨益。


主持“砺言思语”语言学读书会



“保持自己的节奏”——内卷的解法


     “对于内卷,我的解法是:保持自己的节奏。”谈到内卷之况时,褚晓琪答道。内卷是当代大学生的常见困扰,但褚晓琪却能在自己的节奏中有条不紊。比如令人意外的是,忙碌的期末周反而是她的放松时刻,她笑谈道,“‘考试’这个词就天然地会给人带来紧张嘛,这种状态下学习,一方面没效率,另一方面会让学习和消极情绪产生联结,又违背了我‘快乐学习’的原则。”这也正是她强调“功夫在平时”的原因之一,既然平时已夯实基础,考前巩固一番即可。充分休息,轻装上阵才是褚晓琪的应试节奏。此外,褚晓琪还向我们讲述道,自己有时会被问到如何选择学习场所的问题,但她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得根据你自己的学习节奏来,像图书馆、自习室这类安静专注的环境更有利于深度学习;而比较轻松安逸的环境会让思维更加活跃、发散,也因此更容易萌发灵感。

 


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远比做选择本身更重要


       褚晓琪以“随性”一词自我评价,“随性不是随缘,随缘是安于现状,随性是行止由心。”正因“随性”,她在面试时间冲突的情况下,选择放弃人大、厦大和华师等多个学校的夏令营,孤注一掷地奔赴北师大;也正因“随性”,九月时她又放弃了北师大的优先录取资格,选择参加复旦的预推免考核。在被问及是否会害怕失败时,她的回答掷地有声。“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远比做选择本身更重要。我可以坦然接受全盘皆输的结果,但放弃理想院校,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后悔。”目标一旦明确,便只需一往无前。


部分入营截图


       当被问及有什么遗憾时,她提出,对于“完成时”的事情,遗憾是一种很多余的情绪,因为无论遗憾与否,结果都只能是接受,那何必徒增烦恼呢?当然,反思是必要的,我们可以对比结果和预期值的差距,在反思中获得进步。“换个角度想,只有结果没达到预期值的时候,我们才能纠偏。所以,要想进步,这是必经的阶段,正视就好。”



保研长路,以何为伴?


       暑假时,褚晓琪参加了北师大的夏令营,其中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最让她难忘。不同观点的争鸣、思维的碰撞都让她感到非常精彩,沉浸其中。除此之外,她还进行了一场有趣的北京之旅,亦为考核之行添加了几分色彩。九月下旬时,褚晓琪又参加了复旦大学的预推免考核,复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让她十分向往,另外,复旦的研究方向更符合她未来的研究需求。“很幸运,我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复旦深造,希望将来能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同时,她也坦言,由于考前对英语口试的关注相对较少,所以面试时这一部分表现得不太理想,但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积累和良好的综合发挥,褚晓琪最终成功进入了心仪的复旦大学。


在景山公园俯瞰紫禁城

       

       保研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写手帐是褚晓琪的一个小习惯。“写手账是对一天进行反思的过程,亦是调整生活轨迹的工具。”手账不仅记录下奋斗年月的点点滴滴,值得往后岁月细细回味;而且在有力的文字中看清自己的内心,明确脚下的道路,为前方的道路点上一盏明灯。大学四年,来自志同道合的室友的暖心支持、来自父母的关心与鼓励、来自和蔼可亲的老师们“启发式教学”……零零碎碎都是褚晓琪的难忘回忆。


     和室友视频跨年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


        从浙师到复旦,从复旦到未来,相信褚晓琪能永远牢记家国情怀,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编辑:田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