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5日,我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思考与学术创新:我的求学与治学经历”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厦门大学社会和人类学院院长胡荣教授线上主讲,由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孙春颖、社会工作系主任许涛主持,我院师生踊跃参加。


胡荣,博士,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创立社会单位理论。先后主持完成3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先后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中的社区建设研究”(2009)和“健全我国乡村基层治理体系研究”(20020)的首席专家。



讲座伊始,胡荣教授与学生们分享了他从福建农村走向学术道路的励志故事。胡教授回忆起艰苦的求学经历,从小学在简陋的环境中学习,到中学时寄宿学校的艰辛,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学习动力。随后,他在工作之余自学考研,最终获得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生学位。研究生毕业后,胡教授任教于厦门大学,凭借卓越的学术表现,连续两次破格晋升,在33岁时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学界最年轻的教授。2019年,胡荣教授创办了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并任院长,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带领厦大社会学专业跻身A级学科。



在讲座的最后,胡荣教授与在座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他耐心解答了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且强调学生们不仅需要保持对专业学科的热爱,还需利用现有资源和宝贵时间,持续学习、不断精进,竭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在诸多研究领域当中要实现课题创新就必须在基于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注重文献广泛阅读,从新题目、新角度以及新发现等方面进行研究;此外胡荣教授还指出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快节奏时代下创造的一系列身份符号,静心学习、耐心沉淀,凭真才实学去极力争取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讲座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到,不仅需要把专业知识学扎实、静下心来去思考,还要学会大胆创新、在学习和实践中寻找平衡点,才能真正明白在求学道路上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重要性。学生们纷纷表示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让人受益匪浅,与此同时,胡荣教授的榜样力量也将激励国社青年们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志向远大,笃行不怠



编辑:应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