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10日,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邀请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小潞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10日晚,在副院长孙春颖老师的主持下,王小潞教授面向师生作了题为“眼动技术在汉语阅读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我院师生踊跃参加。
王小潞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外语学院特聘教授,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WSU)兼职教授,担任英汉双语国际期刊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ASLAR)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研究》等多种中外学术期刊审稿人。
讲座伊始,王老师通过一句广为人知的谚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引入眼动实验。她首先介绍了眼动实验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随后深入介绍了眼动实验对汉语阅读研究的重要推进作用。
接着,王教授分别介绍了字词、句子、语篇以及不同文体的汉语阅读眼动研究,及其各层面的眼动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负荷、任务难度、情绪变化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
最后,王教授提出眼动技术在汉语阅读研究中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她指出阅读研究不仅涉及篇章的整体语言,还涵盖从字词到句子再到篇章的多个层面,研究内容丰富但切入点难以把握。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上,王教授指出,研究关注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眼睛的运动参数,还可结合其他成像技术,如脑电图或功能磁共振成像,同时,还要扩大汉语阅读眼动研究的实验群体,并根据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研究范式和实验方法。
进入互动环节,孙春颖老师在与王教授交流过程中,强调被试者的选择标准与被试数量的重要性。而后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王小潞教授针对大家的疑问耐心解答,并与同学们交流研究设计。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开拓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眼动技术在阅读研究中的应用。至此,讲座圆满结束。
编辑:马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