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色基因融入绿色发展
当山海资源转化为共富动能
浙江师范大学学子将深入杭州市
淳安县威坪镇
以党建引领解码山区海岛县的共富密码
用青春脚步丈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
用专业视角探寻欠发达地区
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模式
——一场聚焦山海共富力量的
红色寻访实践正式启程!
初到威坪镇,镇人大副主席徐建新带着我们走进这片承载着岁月故事的土地。他为威坪山海寻光队的队员们勾勒出古代淳安36都区块,这里藏着威坪“桑树叶”般的旧影。“过去这里山比地多,挖山拓土时塌方是家常便饭,如今可不一样了。”曾经的伤痕已化作发展的基石;还有动人的千岛湖,水清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徐主席笑着说:“这好山好水,就是威坪的底气”,还耐心地介绍了威坪独特的徽派建筑风貌、十里映画等威坪风采。
随即,在“‘山海’间的共富力量”寻访实践座谈会上,威坪镇人大主席章涛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历史古镇,威坪镇兼具区位优势与产业活力,各村支书在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担当与创新作为。同时,他也深刻剖析了制约威坪镇发展的核心痛点——青年人口外流导致乡村人才断层、发展活力不足;但辩证地看到,这一现象客观上为龙头企业开展规模化经营创造了土地集中、资源整合的机遇。
接着,徐主席用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千年古镇的发展蓝图,鼓励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浙师大国社学院组织员马慧慧则简要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国社学院的特色以及“威坪山海寻光队”的组成;最后,浙师大社会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李学会介绍了红色寻访的内容,特别强调要发挥高校优势,通过“云上农田”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接着,徐主席用详实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这座千年古镇的发展蓝图,鼓励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浙师大国社学院组织员马慧慧则简要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国社学院的特色以及“威坪山海寻光队”的组成;最后,浙师大社会工作教师党支部书记李学会介绍了红色寻访的内容,特别强调要发挥高校优势,通过“云上农田”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池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