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下午,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召开 2026 届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生实习说明会。本次会议旨在帮助即将开始实习的师范生明确目标、熟悉流程,为其顺利开展教学实践保驾护航,学院教学副院长姜玉峰、教务办、学工办教师等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教学副院长姜玉峰做动员讲话。他对即将奔赴实习岗位的同学提出三点希望——要怀爱心,做有温度的准教师;要练真功,做有能力的准教师;要守师德,做有底线的准教师。同时,他重点强调实习安全,要求实习学生严格遵循学校学院和实习所在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如遇突发情况第一时间联系学院,切实保障自身安全。

为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实习场景,学院也分享了往届优秀实习生的分享视频。视频中,学长学姐结合自身实习经历,分享了教学实践中的实用经验与成长感悟,为在场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方向。

随后,教务办王毓琪老师详细解读实习方案。她从实习时间安排、任务分配、考核标准三个维度展开,明确要求师范生需完成规定课时授课、撰写教学反思、参与教研活动等核心任务 —— 这些任务正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她建议学生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实习点,并鼓励大家主动请教实习指导老师,补全专业能力短板。学院希望通过实习,能让大家体会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价值,将中华文化知识融入教学设计、用专业理论应对教学问题,进而明确职业方向,贴合专业发展需求。

最后,2026 届辅导员马慧慧老师从学生管理角度提出要求。学生在实习中遇到教学困惑、生活难题,都可以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学院会联合实习单位及时协调解决。 她还提醒学生,要以 “准教师” 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实习单位规章制度,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份教案 —— 这既是对职业素养的锤炼,也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立德树人” 培养目标的践行。

此次说明会不仅为师范生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清晰搭建了 “专业学习 — 实习实践 — 职业发展” 的衔接路径,让大家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为后续实习工作的有序开展、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晚,学院也为汉语国际教育以及汉语言留学生开展大四阶段论文和实习的内容安排说明会。

 

                                                 国社学院教务办

                                                 202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