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6日,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于25102教室举办“中国新移民在南非的跨文化冲突及其适应策略”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福州大学社会学系陈凤兰副教授主讲,由郑崧教授主持,学院各专业本、硕、博学生参与。


2532750144708465

               

陈凤兰副教授为社会学博士、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C类),现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移民与侨乡社会发展、跨文化比较研究。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世界民族》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资政建议获国家及省部级领导采纳批复,研究成果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参考性。


讲座开场,陈凤兰副教授以“提到南非,你会联想到什么?”的提问引入。她首先讲述了南非新移民群体的研究语境:从南非独特政治地理,到中南关系的发展脉络,再到中国新移民对南非的认知。同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缘起——导师所荐选题,经持续深耕已成为可长期拓展的研究领域。


随后,陈凤兰副教授围绕“跨文化冲突”核心命题展开论述:基于文化差异的理论框架,系统解析中国与南非在基本价值观、家庭观念、消费文化等维度的差异,清晰呈现中国新移民在南非面临的跨文化冲突具象表现。


363980384407252991


关于适应策略与发展路径,陈凤兰副教授指出,中国新移民在南非的适应呈现阶段性特征:迁移初期以“保持社会距离”为主要策略;伴随南非社会经济环境变迁,移民群体逐步转向“尊重—学习—适应—融入”的主动适应模式,最终实现从“边缘发展”到“韧性发展”的转型。行业维度形成市场、产品、运营方式的多元化布局,完成从传统商贸场景向高端商场、连锁商超等主流商业渠道的拓展,这体现了移民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韧性。


356126562230341640


郑崧教授在总结发言时,鼓励在场学生立足专业方向,关注海外移民群体的实践议题,推动学术研究与现实需求的结合。本次讲座以中国南非新移民群体为研究载体,从历时性、整体性视角解析跨文化互动的现实逻辑,既展现了国际移民研究的学术价值,也为社会学、国际文化发展等专业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与研究视角。


本次讲座为学院师生搭建了国际移民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深化了对中国海外移民跨文化适应议题的认知,助力师生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研究能力。


编辑:龚倩玲